新航道AF艺术留学:港大建筑系录取案例分析
香港大学
成立时间:1911年(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
QS排名:2024年全球第17位(亚洲第3,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北京大学)。
建筑学文学士(BAAS)是亚洲顶尖的建筑本科项目2024 QS学科排名全球第14,学制4年,旨在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建筑人才。课程强调跨学科融合,涵盖建筑设计、城市研究、可持续技术、人文批判等领域,为后续深造(如建筑硕士MArch)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Q&A
大家好,我是顾同学,是一名IB体系的高三学生,目前正在申请大学。选择建筑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并且拿到了港大的OFFER
Q
顾同学简单的聊聊为什么选择建筑专业?自己对建筑的热爱源自于哪里?
因为我一直对艺术和工程领域的交叉点很感兴趣——建筑既能让我用创意表达对空间的探索,又能通过严谨的结构设计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我着迷于如何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光影的变化和空间的布局去创造人与环境的互动。这种既需要想象力又需要逻辑性的特质,让我觉得建筑是真正能融合“感性”与“理性”的学科。
后来是为什么选择在AF做作品集呀?
选择AF(艺术留学机构)主要是父母在对比多家机构后决定的。在新街口很方便,老师也很专业和耐心。而我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到,这里的老师确实能针对不同院校的风格提供精准指导。
那你的申请的时间线是如何规划的呢?
我的申请时间线大致如下:
1
语言
雅思:高三前的暑假(8月)完成考试
2
作品集
从6月开始准备,到11月收尾,共5个月。前两个项目是基于校内课题优化,后两个是全新创作,耗时较久
3
港校加试
11-12月集中准备,AF老师根据学校偏好帮我梳理了设计逻辑和表达重点。
整个过程中,平衡学校课业(尤其是IB的EE和IA论文)和作品集是最大的挑战,建议尽早规划,避免拖延挤占休息时间。
做作品集的过程有哪些可以跟学生分享的呀?
作品集制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从概念到落地”的不易。比如,我曾尝试用“小方块的蔓延”模拟城市空间的生长,但初期模型总显得生硬。老师引导我通过参数化建模调整比例,最终让设计既有秩序又有动态感。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用设计讲故事”——比如用废弃材料搭建装置去探讨环保议题,这让我意识到建筑不仅是空间设计,更是社会问题的回应。
“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别怕推翻重来,前期的试错是后期高效的基础
多尝试跨学科手法,比如用编程生成形态、用拼贴表达叙事
调研目标院校风格,比如有的偏爱实验性,有的看重技术落地
让我们看看港大喜欢的作品集长什么样
我们的顾同学正是以这样一份兼顾了艺术性和逻辑性、即一眼酷炫又充满深度思考的作品集拿下了这样一个极难申请的offer。
下面来跟我一起看一下她作品集中一些很有意思的亮点吧。
顾同学很喜欢高迪,也喜欢童话般的氛围;她构想了一个森林中的童话小屋,作为一个理想中的心灵港湾。而针对港大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体模型的情况,她用石膏做了很多的实体prototype,来验证不同的造型对于空间感受的影响。
她另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是以1984为主题;作为一个高中生,她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而为了表达高中生活当中的紧张和压抑情绪,她把压力比作社会中无孔不入的偷窥者和控制者,并幻化出了一个克苏鲁般的“控制狂”怪兽。
首先,她通过模型研究了电话与窃听,并通过概念模型表达了这种无处不在的窃听感;
再通过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手绘,表达这种紧张和压抑的主题。
最终的成果是一个大型的石膏模型,把这个幻化的怪兽具象化为从地底穿出的多头巨蛇,盘桓在城市之中,给观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yu老师
罗德岛设计学院
拥有10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密度的信息量,前瞻性启发性的方向把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口碑。
导师说
顾同学出色的作品集和AE表现无疑是对她申请到港大的最大助力。
她本不是艺术生,但是她很喜欢画画,而且无论是画的技法还是表达思想都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特点。在申请作品中,立足于她自身的喜好和优势,通过对主题立意的表达和拔高,辅以高中生可以实现的模型的视觉表现力,再结合一点专业软件的尝试,最终很好地展现出她对于设计的热爱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另外,作品集和AE考试中也清晰呈现出她在学习能力和潜力上的巨大优势。
高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学校课业的负担和压力,忽视对设计、对美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喜爱,压抑了高中生天生具有的强烈好奇心,而过于强调自己在“术”这一层面的积累,显得过于应试。而我们通过对顾同学全面深入的沟通,成功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热情和天赋,让她表达更加“自我”的部分,通过作品表现好奇,通过答案提出疑问;再通过适当的拔高,以更加符合港大等名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和关注。
最后,学生对于自我的表达,以及表达过程中的自驱力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视的,这也是申请顶尖大学乃至成一个出色设计师、艺术家的重要能力。
如果这两样做不好,就容易囿于模仿和应试,而模仿应该只是开始学习的基础方法。所以我会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找到自己内在的自驱力,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将来真正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最终能够在行业中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