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喊渴”?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开启拯救干眼行动

春季气温变暖,空气湿度较低,花粉和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干眼症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近日,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综合眼病专科付红义主任表示,干眼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出,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1%-30%。且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付红义主任提醒,干眼症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角膜损伤,需引起重视。

眼睛“喊渴”?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开启拯救干眼行动

32岁的程序员小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十几个小时,眼睛干涩、刺痛,有时候连屏幕都看不清楚。35岁的设计师王女士则表示,春季气温变暖后,眼睛经常感到疲劳,甚至出现红血丝和异物感。经过付红义主任的检查,小李和王女士均被确诊为干眼症。付红义主任指出,干眼症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不足或泪膜不稳定,导致眼表干燥、刺激感和视力模糊。而春季的气候特点和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是导致干眼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干眼症的发病根源在于泪膜的不稳定。正常人的眼睛会不断分泌泪液,通过眨眼使泪液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形成泪膜。泪膜由脂质层、水液层、粘蛋白层组成,其中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承担“锁水”功能。如果泪膜异常或睑板腺功能障碍,就会导致泪膜的不稳定,引发干眼症。80%以上的干眼症患者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脂质分泌不足,“锁水”功能下降导致的。

春季干眼症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气温变暖,空气湿度低,加速泪液蒸发;二是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可能引发眼部过敏反应,进一步破坏泪膜稳定性;三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

预防干眼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20-20-20护眼法则”),减少长时间盯着屏幕的时间。其次,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使用加湿器减少泪液蒸发。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有助于改善泪液分泌。

对于已经患有干眼症的患者,付红义主任建议,轻度干眼患者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中重度干眼患者则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睑板腺按摩、OPT强脉冲光、LIPIFLOW等。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配备了国际前沿的眼科检查及治疗设备,能够精准检测和诊断干眼症,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医院还通过科普讲座、干眼会员俱乐部等活动,普及干眼防治知识,帮助更多人科学应对干眼问题。

付红义主任强调,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适当增加眨眼次数;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等干眼诱因环境;干热的室内环境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干眼。科学应对干眼,焕亮春季“睛”彩,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眼科中心(上海普瑞眼科医院)提醒,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干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选择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让眼睛在春天里重获舒适与明亮。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Previous 19小时前
Next 1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