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三餐四季》第二季广东篇热播引发关注,央视携观众共赴一场岭南美食盛宴。节目以“寻味粤地”为主线,深入“中国侨都”江门和“滨海绿城”茂名等极具烟火气的场景,生动诠释粤菜“新”“鲜”的文化内核。
茂名有一山一海、一鹅一鱼;江门有春挖簕菜、夏炖冬瓜、秋晒陈皮、冬烧鹅香。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每一道美食皆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印记与生存智慧,透过它,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
点睛之笔:新会陈皮的“百搭法则”
而最具江门特色、深藏江门人性格的就是节目中反复出现的新会陈皮,它在广东被粤菜师傅称为“灵魂之味”。其药食同源、调和百味的特性,深受江门人喜爱,它在汤品中可去腥解腻,在烧腊中可增香提味,在甜品中可生津回甘。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三餐四季》
撒贝宁老师在节目中说道:陈皮可以和各种各样的食材搭配在一起,而且不抢其他东西的味道。证明它的本性很温和。美食文化学者陈立老师亦赞美它:新会陈皮和江门人一样,不但包容,而且乐意成全别人。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三餐四季》
随着对新会陈皮的深入了解,我们知道新会陈皮道地性之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灵韵之地亦孕育着瑰宝。得益于三江汇合,这里阳光、水分跟泥土的冲积层所种植出来的茶枝柑(新会陈皮唯一原材料)具有果实薄,油胞细密、香气浓郁的特性。其含有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亦是其他产区无可比拟的,再经过凝聚江门人智慧的陈皮陈制工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新会本地的微生物种群,造就了新会陈皮独一无二的优势。
匠心传承:昌源记的“道地之心”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是对新会陈皮价值的美誉。
新会陈皮,是历经时间沉淀的文化瑰宝,其“三年陈、六年和、九年药”的特性,无不彰显着时间的价值。从种植源头、生产加工到产品陈化,每一片陈皮的诞生,都凝聚着时间、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三餐四季》
而昌源记正是一个专做正宗年份新会陈皮的品牌。在央视《三餐四季》的镜头下,昌源记天马新会柑种植基地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
春看花,夏保果,秋取皮,冬清园。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只为成就一片好陈皮。
昌源记始终对“道地”二字怀有敬畏之心,因为诚实与品质才是品牌的立根之本。为确保陈皮的道地性,品牌在核心产区拥有百亩柑园,并与当地 100 多户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农业合作关系。从种植源头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陈化,每一步都严格把控,真正实现了 “新会种(zhǒng)、新会种(zhòng)、新会陈”。
产业升级:一片陈皮的“文化承载”
2024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61亿元,一片陈皮撑起半城经济。央视《三餐四季》的播出,让新会陈皮再迎关注热潮,与文旅项目融合更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升级的创新典范。
图片来源:央视一套《三餐四季》
面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保障新会陈皮道地性、维护品牌形象和价值,成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陈皮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新会区政府与企业携手推进新会陈皮公共监管仓建设,构建全链条溯源体系,为生产流通全过程筑牢“安全屏障”。昌源记积极参与行业升级,推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纯正地道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