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村没能收购健民,这恰恰说明中国药企越来越有底气

“外资想收购本土药企又失败了”——这类消息总能迅速引发讨论。津村与健民集团的未合作事件,也不例外。但比起围绕“为什么失败”反复猜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这样的结果,恰恰说明中国药企正越来越有判断力与主动权。

健民集团作为一家在儿药领域具有深厚积淀的中成药企业,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和完整的产品体系。而津村是来自日本、专注于汉方药领域的百年企业,在中国耕耘多年,主要通过合资与合作方式参与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和标准体系建设。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确实曾就资本合作进行过初步探讨,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没有控股、没有配方交接、没有技术转移。这本是一场商业上非常正常的“谈了但没谈成”,却在网络上被放大成“外资图谋”“配方泄密”等言过其实的推断。

实际上,津村在中国做的更多是“合作+夯基础”的事:与科研机构共建GACP基地、参与中药标准化研究、支持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等。这些动作并没有掌控企业,而是服务行业。

而健民的“婉拒”,则展现出本土药企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冷静与独立判断。这不是“防外资”,而是“我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份清醒,就是中医药走出去最好的底气。

所以这次“没合作成”的新闻,不是一件负面事件,而是一个信号: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正在进入“彼此尊重、理性合作”的新阶段。外资要入场,得守规矩;本土要发展,有主见——这才是双赢的基础。

津村没能收购健民,这恰恰说明中国药企越来越有底气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Previous 7小时前
Next 6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