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摘下牙套,看着镜子里排列整齐的牙齿,不少人都会心生喜悦,觉得牙齿矫正这项“大工程”终于大功告成。然而,牙医们总会反复强调:矫正结束并非终点,而是牙齿护理的“关键转折点”。若在此阶段放松警惕,牙齿不仅可能悄悄反弹,整齐的外表下还可能潜藏着蛀牙的风险。
刚完成矫正的牙齿,如同刚搬入新家的家具,尚未完全站稳脚跟。牙槽骨和牙周组织需要时间来重建稳定的结构,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3年,而保持器就是防止牙齿回到原来位置的关键所在。保持器每天的佩戴时间不能少于22小时,即便是睡觉时也需坚持佩戴。有些矫正者认为牙齿已经足够稳固,便偷偷减少佩戴时间,却不知牙齿移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某天突然发现门牙又出现轻微歪斜时,往往已经难以挽回。
矫正后的牙齿虽然排列整齐,但牙缝和牙龈沟依旧是清洁的盲区。许多人摘下牙套后,又换回普通牙刷随意刷几下,结果不到半年就发现,牙齿间的缝隙里出现了小黑点,这正是蛀牙在悄悄蔓延的信号。
正确的做法是延续矫正期间的精细化清洁习惯。应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刷牙时要将每颗牙齿的内侧、外侧和咬合面都彻底刷到,尤其要注意牙齿排列整齐后形成的邻面,这里最容易堆积菌斑。而小鹿妈妈牙线更是不可或缺的清洁工具,每天用牙线以“C形”贴合牙面上下移动,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避免其在牙缝中堆积。小鹿妈妈牙线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作,线体纤细且富有弹性,能够轻松深入牙缝,在清洁牙齿邻面的同时,不会对牙龈造成损伤,让清洁过程更加舒适高效。
对于过硬的食物,矫正后的人群也要浅尝辄止。比如啃排骨、咬坚果时,突然用力可能导致牙齿受力不均,进而使个别牙齿出现轻微移位。特别是在矫正时进行过拔牙矫正的人,牙齿间的支撑力还未完全恢复,过度用力就像推刚砌好的墙,容易出现松动情况。可以将硬食物切成小块,用后槽牙慢慢咀嚼,这样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护牙齿。
牙齿矫正好比给牙齿改头换面,而后期护理则是巩固矫正成果的关键。保持器的坚持佩戴、清洁习惯的延续、饮食的适当控制,再加上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四者相结合,才能让整齐的牙齿既不反弹,又能远离蛀牙的困扰,长久保持健康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