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观澜大模型走进工地,智能巡检助力管理提效

建筑工程中,玻璃幕墙、地铁隧道等复杂结构的建筑高度依赖机械化施工与人力协作。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高处作业、大型机械设备运行、动火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密集,任何细微疏漏——如机械故障、未熄灭的烟头或安全绳松脱——均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如何安全且高效地走过每一个施工周期,海康威视联合广东建工推出智慧工地解决方案,通过部署工地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仪、AI相机等物联感知设备,不仅能协助安全员更快发现工地安全隐患、规范工地人员进出,还能简化人工巡检和管理流程,提升工地安全管理效率。

图片.png

AI智能巡检“助手”,会看、会听、还会写

在广东建工的工地现场,安全员每日需对塔吊、配电箱等关键设备及作业环境进行全面巡检,不仅要检查塔吊、配电箱等设备,还要深入每一个角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否规范佩戴?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是否设置防护?基坑边、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楼梯边是否存在隐患?据安全员小唐介绍,除了用眼睛看,还要手动整理安全日记,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每天在工地里走3万步都是家常便饭。

有了海康威视工地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仪之后,安全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该设备配备定焦镜头和2K高清画质,能以视频记录巡检全过程,清晰捕捉现场细节;同时结合定位信息,还原巡检轨迹,为问题回溯提供精准依据;即便是夜间施工,记录仪上的红外夜视功能也能确保在3米内清晰识别现场状况;遇事难决时,安全员还可通过记录仪让同事远程查看现场,共同评估解决问题。

图片.png

除了能“看清楚”, 海康威视工地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仪还能“写得规范”。巡检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安全员可通过语音方式记录发现的安全隐患,设备内置的语音采集模块将现场口述内容上传至后台,依托海康威视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轨迹信息,这些语音内容能自动转化为格式标准、内容详实的巡检文字日志,过去全靠手写的记录,如今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此外,工地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仪自带海康威视智存APP,可连接海康威视NAS设备(一种专用的网络存储设备),自动将巡检视频数据备份至云端,电脑、手机可随时远程查看历史记录,能有效防止因电脑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

AI化身“智慧守门人”,人员进出“有数又有序”

海康威视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的,还有现场劳务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在建工地通常结构复杂,可能有未封闭的施工洞口、临时堆放的建材以及运行中的大型机械,作业环境动态多变,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而通过对进场人员实行实名制,既能保障建筑工人权益,比如工资发放、保险追溯,也方便管理人员快速核验身份,及时纠正未佩戴安全帽、擅闯危险区等行为。

图片.png

工地劳务员郭工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工地人员进出,但他也有头疼事:“有的工人嫌走通道麻烦,早高峰不愿意走人行通道,偏从车行大门进入,还有些不是工地的人私自闯进来,太危险了。”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工地在出入口及周边区域部署了海康威视AI相机,能够对工地出入口及周边区域进行智能识别。建筑工人进入工地时,系统便开始自动识别记录工时,有效避免人工统计导致的错记、漏记问题。针对人员从非正规通道进出或未备案人员擅自闯入等异常情况,系统可实时识别并自动发出告警,相关信息即时推送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快速响应,全天候保障工地人员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每一栋拔地而起的高楼,都是安全与智慧的结晶。如今,海康威视与广东建工携手,将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深度融入广州400多个建设项目,为城市的城建安全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果发现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大观网-36氪的头像大观网-36氪
Previous 9小时前
Next 8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