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区块链、元宇宙、数字孪生、人工智能、SORA/GPT大模型等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数字技术发展对社会公众需要具备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技术发展又能带给我们什么?
论坛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5月28日,在2024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数字技术如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如何使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等观点。
“数字空间可以做到用规则、程序来治理”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任常锐表示,区块链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确保安全可靠、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同时,区块链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数字空间可以做到用规则、程序来治理,让人没有办法违反规则。
“比如在保险领域或者金融体系当中,绝大多数成本都花在互信的证明上。如果在区块链技术的使能下,很多客观现实就不需要人来判断了,效率会大大提升。”任常锐说,过去的信息化革命,主要做的基础设施都是物理的基础设施,提高的是生产率、效率。但是伴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的兴起,数字空间有一套新的规则未来,数字世界将可能完全通过规则和程序进行管控,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是它的基础。
如何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
数字时代发展越来越快,该如何看待技术发展?如何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专家们也分享了看法:
一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把技术更好地为生活、生产、工作、学习服务,享受它带来的价值。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各种人群,包括对老年人的易用性的考量、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保护等。
二是如何把技术快速地转化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当中,通过产业赋能、集中培训以及产业平台运作,标准、生态建设、创新以及测试评估、全民推动,让这些技术产生更多的价值。以IPv6的应用转化为例,上海成立了IPv6专委会,建立了产业生态圈,把相关领域产学研用集中起来,互相推进,同时支撑上海的政策制定,推进全民IPv6的使用。
2024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将从5月底持续至6月底,继续聚焦“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主题,助力提高上海市民在数字时代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准和规范意识。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如果发现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