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的沂蒙大地,暖意与生机交织。依托“文旅+康养+冰雪+民俗”多元融合发展路径,临沂市以温泉康养为核心引擎,联动鲁苏豫皖十市资源,推出系列冬季文旅产品,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绘就“冬享沂蒙过大年”的生动图景。
温泉康养升级:从“泡汤”到“疗心”的全链条体验
作为临沂冬季文旅的核心名片,温泉产业正实现从单一洗浴到全链条康养的跨越。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凭借“全国四大甲级温泉”资源优势,成为冬季康养首选地。观唐温泉的明清古建筑集群中,《赶头汤》民俗表演常态化上演,身着汉服的演员舀汤祈福,让游客在氤氲热气中感受千年温泉文化;鲁商知春湖温泉酒店斩获第七届金汤奖“十佳主题温泉”,其神农九汤、德式水疗等十余种项目,搭配亲子主题房与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全家共享的暖冬体验。
全域温泉产品矩阵持续扩容:夹谷关景区将600米专业滑雪道与温泉宾馆无缝衔接,实现“冰雪激情+暖汤舒缓”的双重体验,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蒙山康谷温泉推出冬季康养套餐,结合森林氧吧资源,打造中医理疗、药浴养生等特色项目;沂南智圣汤泉、平邑蒙山温泉等同步上线优惠套餐,形成“一泉一特色”的差异化供给。依托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与温水侯康养街30家理疗机构,临沂构建起医疗级康养体系,岩盐气溶胶疗法、上肢蜡浴等项目年服务患者10万人次,中医问诊量年增200%,实现“疗身+疗心”双重赋能。
跨区域联动:构建冬季文旅消费共同体
临沂以活动为纽带,打破地域壁垒,激活区域消费潜力。2025年11月16日启动的“大驾光‘临’—华东千车自驾乐游GO”活动,发布红色经典、山水生态等四条主题路线,串联孟良崮、竹泉村等核心节点,联动中石化打造“加油+文创+售票”文旅驿站,构建“以路串景、以车聚人、以驾兴业”的产业生态。仅活动首月,就吸引华东地区超千辆自驾车、5000余名游客参与,带动沿线民宿、餐饮消费增长40%。
11月24日,鲁苏豫皖“十市同城惠游沂蒙”冬季促消费活动在琅琊古城启幕,济南、徐州等十市文旅代表齐聚,现场发布景区门票减免、温泉套餐打折等重磅优惠,设置农产品与文创展销专区,推动外地旅行社与临沂文旅企业达成20余项初步合作意向。同步开展的“发现临沂——Citywalk正当时”活动,通过网红博主实地探访,让温泉康养、非遗手作等冬季产品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区域文旅合作朋友圈。
业态融合创新:解锁冬季文旅新玩法
临沂将非遗传承、民俗体验与冬季消费深度绑定,丰富产品供给维度。临沭柳编文创、“山东手造”伴手礼成为旅游消费热点,在温水乡景区的非遗工坊,游客可亲手制作彩印花布、蛋壳脸谱,让传统文化“可带走、可体验”。琅琊古城推出《国秀・琅琊》《火秀》等沉浸式实景演艺,游客可以赏古建筑灯光秀、看实景演艺。今年10月刚开业的蒙童胜境旅游度假区,则解锁了蒙山脚下的另一种休闲生活,在这里有亚洲最大的炒鸡园,有民俗演艺,有浪漫的沙滩酒吧,大大提升了蒙山的夜间文旅消费占比。
围绕“冬享沂蒙过大年”主题,临沂整合推出五条精品线路,涵盖登高祈福、温泉养生、滑雪民俗等多元体验。茶山、妙木山等滑雪场配备雪地摩托、滑雪圈等设施,与温泉产品形成“冷热互补”;竹泉村、压油沟等民宿推出“围炉煮茶+民俗表演”套餐,让游客在乡村静谧中感受沂蒙年味。全市410余项县级以上文旅活动贯穿春节、元宵节等节点,非遗市集、新春庙会、数字文博体验等活动,让冬季文旅“天天有精彩、处处有亮点”。
依托《临沂市旅游产业千亿攻坚行动方案》,临沂正加速构建“红绿蓝古今”精品体系,推动冬季文旅从“季节型”向“全时型”转变。下一步,临沂将持续深化区域合作,优化温泉康养、冰雪游乐等产品供给,让沂蒙冬季旅游成为撬动千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支点,诚邀海内外游客共赴暖汤之约,品味沂蒙年味。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如果发现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